手工業時代

日期:

2020-12-17

瀏覽次數:

145

造非凡成果、化靈感源泉


多個世紀以來,能夠在正式組裝物品前加以修飾的舉動被視為特權的象征,也就是量身定制帶來的專屬感。無論是定制西裝、受委托設計的珠寶,亦或是按要求準備的餐點或特調手工咖啡,均意義深遠,蘊含所謂定制產品的高價值。


定制形式源于手工業時代,也在當今的創客運動中再度復興,商品制作精良,品質出眾卓越,無可比擬,能夠突顯擁有者的地位,而且工藝和設計也切合其身份和需要。制作過程需要人工挑選素材,仔細琢磨,蘊藏著更豐富深厚的內涵,這與大規模的裝配線生產模式剛好相反。因此,制作此類商品往往耗時且昂貴,相當與眾不同,組裝也非常講究。定制的世界流露出獨特的本質,帶有幾分唯美的藝術感,堪稱為理想可取、夢寐以求的形式。


手工業時代


事實上,定制(custom)的早期意思部分源自于古法語詞匯服裝(costume),而定制物品本身已經帶有時尚感。此外,前來定制的顧客反而更像是老主顧,而不僅僅是買方或消費者。


在家居和產品設計崛起的時代,此現象已經在客戶與建筑師或設計師之間的一對一關系中體現。這些專家根據顧客要求,運用許多獨一無二的元素,創造極為個人化的定制成品。因此,定制形式不再局限于單一物品的領域,而是將個別部分組合起來,形成獨特的布局或整體環境。


對于像辦公場所這類集體性質更強的領域,此價值要如何進行轉化?我們要如何將有著宣揚個人表達的特性的定制形式運用在大群體或靈活多變的產品系列中?設計師需要做什么,才可在平淡無奇的辦公室里添加生氣,并突破現有家具陳設的共同本質?


獨創、特制的物品或環境象征著定制形式的首波浪潮,老主顧或客戶就是所需成果的接受者。整個過程的關鍵是藝術家,即設計師、建筑師和工作室。他們都肩負重任,為我們創造成品,或制作與我們相關的物品。但他們并不是讓我們或與我們一起創作,我們只是接受者而已。此做法的機會成本很高;而我們的參與度卻很低。


“定制形式源于手工業時代,商品制作精良,品質出眾卓越,無可比擬,能夠突顯擁有者的地位,而且工藝和設計也切合其身份和需要?!?/p>